晚岁清淮路,淹留数问津。
风平天合水,舟进树迎人。
饥鹜贪鱼没,高鸿望渚遵。
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
淮上。宋代。宋庠。晚岁清淮路,淹留数问津。风平天合水,舟进树迎人。饥鹜贪鱼没,高鸿望渚遵。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百字令。清代。王灏。梨花春掩,小庭幽、怎地春光难售。飞雪漫随风荡漾,还似冬残时候。杏脸娇含,柳眉愁蹙,妆点溪山瘦。瑶台月下,尽教独自消受。追忆放鹤亭边,灞桥驴上,风景依然旧。碎玉声声寒欲诉,是处珠悬檐溜。小阁焚香,茶烟一缕,图史娱清昼。立来久矣,窗前忽讶君叩。
小重山 苍虬示红豆诗,愧不能和,拈此报之。清代。朱祖谋。南国春芳又一时。背人开玉合,意凄其。枉抛红泪惜前期。愁根蒂,惟有锦鹦知。无力护琼枝。东风休再种,有情痴。年来心事在江蓠。浑不称,头白赋相思。
送刘赞府之官都昌五十韵。明代。宋濂。都昌古鄡阳,旧号为江国。右拒落星湾,左据彭蠡泽。岩霏朝散蠙,川景时眩白。居然风气会,生聚密如织。名区列象犀,高楼发箫笛。酒帘杏花园,渔市摐洲栅。盛极理必衰,楚氛忽陵斥。连云六千家,一炬半天赤。积尸成坡陀,冻血凝洛泽。瑟瑟触髅语,多在风雨夕。今春疆理复,尽出将军力。庙堂遣良令,铲茅辨街陌。生茨四五椽,足憩王乔舄。日出绾铜章,瞠目销岑阒。隶卒瘦如竹,见人犹辟易。似闻庭除间,夜有黑虎迹。又烦刘赞府,共树怀柔绩。定知灰籥应,岂假龟墨食。赞府实奇才,不用髯如戟。玉立伟丈夫,见者改颜色。文字五千卷,肠胃觉充塞。摛辞夺春花,艳艳美堪摘。吟酣或挥翰,龙蛇出肘腋。阴灵助变化,凌厉意惨黑。人夸胜玙璠,自谓聊戏剧。兼攻刑法家,儒术共缘饰。应能不负丞,奇略肥民瘠。墙阴或艺桑,中丁皆袯。勿羡翻经台,学着登山屐。可怜康乐公,却类弥天释。勿升元辰山,去踏马蹄石。丹灶白草秋,青鸟书难觅。勿栖五柳馆,惊见元亮宅。仕隐各有心,忘世非良则。当如陈大夫,树陂寿民脉。令名垂无穷,晴波共洋溢。我辞固强聒,君子宜慎择。时当九月交,凉气压离席。黄花如窥人,啼蛩似留客。新蟹斫金瘦,甘酿拍琼液。饮余志慨慷,狂语忘岸帻。执手立沙头,欲别貌还戚。顾予诚缪悠,颇有书传癖。造文应时需,不异陪篸役。扼吭操左袪,立志在必得。每藉翰墨润,粲粲有精魄。西风片帆张,遽作千里隔。仓皇车折轮,颠沛禽铩翮。不知孤月夜,何人破愁寂。傥有尺素书,早寄凌风翼。
浔阳舟中三首 其二。元代。吴当。天地无情泪眼枯,故园松菊久荒芜。秋风屋破从谁葺?春酒家贫祗自沽。万里关山劳梦寐,孤舟烟雨落江湖。渥洼龙种空相忆,云汉迢迢不易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