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开宏构,斯文耸奥区。
由来汉丞相,善教鲁诸儒。
自昔升堂训,于今避席趋。
照函经满帙,绘壁礼成图。
集讲占庭鱣,怀贤咏谷驹。
道存终拾芥,声濫或逃竽。
一篑宜无止,连城莫自沽。
育材真孟乐,希圣乃颜徒。
寸晷堪轻璧,繁英慎夺朱。
雾蒸还作市,风至即名雩。
晓圃林如泮,春郊水是洙。
从兹弦诵地,不复叹榛芜。
故相国沂公建设学官实宠兹土近闻生徒寖盛姑。宋代。宋庠。旧学开宏构,斯文耸奥区。由来汉丞相,善教鲁诸儒。自昔升堂训,于今避席趋。照函经满帙,绘壁礼成图。集讲占庭鱣,怀贤咏谷驹。道存终拾芥,声濫或逃竽。一篑宜无止,连城莫自沽。育材真孟乐,希圣乃颜徒。寸晷堪轻璧,繁英慎夺朱。雾蒸还作市,风至即名雩。晓圃林如泮,春郊水是洙。从兹弦诵地,不复叹榛芜。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再韵为鲚鱠虎脔解嘲。宋代。刘宰。多病早休官,自是台无馈。东门享鶢鶋,宁若龟曳尾。有酒可斟酌,有力给薪水。朗咏渊明诗,如斲郢人鼻。所期免朝饥,敢幸赏异味。大{载车肉}来邻邑,细缕出纎指。一见喜折屐,三思食失匕。珍非我可常,灶非吾敢媚。胡可狥口腹,有若囊无底。诸君有用学,土苴足经世。龙肝与风髓,何求不适意。此岂费万钱,正自不难致。贵贱理则殊,气味固相似。
造唐山人居。元代。廖大圭。行行野田尽,荒蹊入秋水。何人有新屋,郁郁松林里。欣然造其门,晤言得君子。解衣坐微凉,超遥适閒美。日澹疏雨晴,山色散窗几。石上闻鸟鸣,林端见云起。平生事外心,即此胡不喜。少暇同饮泉,幽期自今始。
拜石斋先生墓下。清代。黄任。明季将板荡,盈廷乘纪纲。维公起南服,义勇含风霜。国是既委靡,士气多沮伤。公思力挽之,劲弩千钧张。明体乃达用,所重扶纲常。是时急功利,枢辅谋不臧。公不稍宽假,廷诤多激昂。折槛一逆鳞,窜逐栖江乡。雷霆未息怒,中外申救章。遂兴党锢狱,几罹不测殃。株连数十人,我祖同琅珰。囹圄笺楚《骚》,与公相订商。载之序例中,考据得悉详。其后各赐环,事势殊仓皇。大厦非一木,公身与俱亡。公留心经术,为后学津梁。《周易》与《孝经》,大义多阐扬。所传十二书,存大涤讲堂。诗歌尽散失,家不什一藏。曾贻我祖诗,断墨双缣缃。一字一涕泪,至今留耿光。丰碑何峨峨,松楸何苍苍。系余忝子姓,匪徒梓与桑。典型肃再拜,立马空徬徨。王程迫明发,芜词代椒浆。浩歌北风起,落日吹昏黄。
张礼书帅隆兴。宋代。韩淲。国是古难定,公胡亦帅藩。荣怀虽禁路,雅志已丘园。在昔从诸老,于今盛一门。便藩方异渥,勇退复明恩。家学资经纬,儒科得本原。等閒为出处,何必较腾骞。致主丹心在,忧时素发繁。纷纭诚虮虱,变化任鹏鹍。华阁犹前席,洪都漫左轓。建牙仪甚伟,分屏望还尊。持橐嘉谋略,横经妙讨论。皂囊怀直节,青琐务忠言。紬史知无隐,明刑信不冤。治才和上下,力可正乾坤。收敛当侯阃,迢遥远帝阍。九迁由简拔,三入匪趋奔。落落终难合,悠悠实易昏。归应思贺监,到日记陈蕃。自叹驱驰困,谁能顾盼温。春风动行李,只有梦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