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赵汝燧。(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与望之至八功德水。宋代。王安石。念方与子违,戃怳夜不眠。起视明星高,整驾出东阡。聊为山水游,以写我心悁。知子不餔糟,相与酌云泉。
酬乐天见寄。唐代。元稹。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来司马官。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常甘人向衰容薄,独讶君将旧眼看。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长安。
吴孟章自乐山八景 其五 引泉渠。明代。张宁。疏凿近山陂,开云导玉脂。岸回斜沁圃,石矗细通池。溪雨涨来急,野花流到迟。因之想清渭,欲访郑当时。
初夏署中即事 其三。明代。李孙宸。薰风初拂小瀛洲,洲畔清流接御沟。帝泽从来深似海,恩波先沐凤池头。
九月初吉永嘉苏太古同游金华洞夜宿鹿田寺用。宋代。金履祥。携手登山处,山高风露寒。共来岩壑里,别去海云端。意重言难足,更深语未阑。相期最高处,志见两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