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一微尘出引经,因该果海果该因。
无端却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错指陈。
写华严经求颂。宋代。释普宁。破一微尘出引经,因该果海果该因。无端却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错指陈。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 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释普宁。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 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秋日书怀。宋代。蔡戡。刻意搜诗句,清心玩易爻。几尘留鼠迹,窗影印梅梢。泉石频招隐,壶觞已绝交。横挑一楖栗,在处寄僧包。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宋代。苏辙。北国亦知岐有夷,何尝烽火报惊危。拥亶绝漠闻嘉语,缓带临边出好诗。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従今无事唯须饮,文字声名人自知。平世功名路甚夷,不劳谈说更骑危。早年拭目看成赋,近日收心闻琢诗。古锦屡开新得句,敝貂方竞苦寒时。南还欲向春风饮,寒柳凋枯恐未知。
次韵寄项司训聘之。明代。潘希曾。故人过我竹间庐,襟抱重开十载馀。亲老共荣毛义檄,官清仍载邺侯书。潇湘景好何妨远,邹鲁风回定不虚。去矣一毡堪卧起,等閒尘土莫驱车。
得董都官书因为寄四首 其一。宋代。韦骧。晚来音驿拜勤渠,咫尺拘挛万里疏。却羡浔阳堤上柳,长条往往拂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