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作青门客,来寻隐吏居。上堂谁解榻,窥户却还车。
似怕临池驿,空翻插架书。生涯知有地,共学灌园蔬。
就南排岸谒宋成伯不值而还蒙诗见赠次韵。宋代。毕仲游。懒作青门客,来寻隐吏居。上堂谁解榻,窥户却还车。似怕临池驿,空翻插架书。生涯知有地,共学灌园蔬。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毕仲游。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宋代。苏辙。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途中次同年黄韦轩游南岳不果韵。明代。张子翼。远携书剑渡三湘,路上寒冲过雨忙。祇为简书趋粤峤,顿令山色负衡阳。祝融尚未登峰碧,岣嵝无由见字苍。回雁遥看乡信断,枫林鸟影落寒塘。
喜人归幽栖。宋代。释斯植。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涧急禽声少,松摇月影低。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题彭泽后人吟楼。宋代。释斯植。结屋在云端。悠然趣自安。江山随望远,星月近人寒。剑气当空正,诗情对酒宽。往来庭畔叟,只作晋时看。
阳山。明代。高启。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峰回秋碍海鹘飞,日出夜听天鸡唱。中有一泉长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老藤阴森洞府黑,树上不敢留栖乌。常年祷雨车,来此投今符。灵旗风转白日晦,马鬣一滴沾三吴。岩峦苍苍境多异,樵子寻常不曾至。探幽历险未得归,忽听钟来涧西寺。此时望青冥,脱略情尘世。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载我升天行。古来名贤尽何有,唯有此山长不朽。欲呼明月海上来,照把长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开口。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行人尽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