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分路指溪泉,今日怜师寄一篇。归去且看松径绿,重来应见杏花妍。
风吹林杪声初闹,日晒墙阴影渐延。待得青春夜如昼,却烦相唤咏婵娟。
和僧圆益晚归三峰。宋代。毕仲游。昨朝分路指溪泉,今日怜师寄一篇。归去且看松径绿,重来应见杏花妍。风吹林杪声初闹,日晒墙阴影渐延。待得青春夜如昼,却烦相唤咏婵娟。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毕仲游。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星湾晚酌。宋代。魏了翁。士非耕钓者,而从蓑笠翁。人生贵适志,莘渭亦时中。
桧亭见和催菊韵奉答 其三。明代。顾清。由来雪桧与霜花,岁晚相看共一家。乱插满头君莫笑,几人白发映乌纱。
送吴彦融赴举。唐代。方干。用心精至自无疑,千万人中似汝稀。上国才将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归。西陵柳路摇鞭尽,北固潮程挂席飞。想见明年榜前事,当时分散著来衣。
次韵退翁雪中书事 其四。宋代。赵鼎。笔头造化渺无边,闻道春来思涌泉。定向山台得佳句,湿云残雪冷侵天。
狱空。宋代。喻良能。公庭日将夕,吏报空狱岸。虽无春草鞠,已有蛛丝蔓。欢乐见鸟乌,呻吟绝鹅雁。谅非片言折,聊发一笑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