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传父子,前后弓帛贲。
衣钵堂室中,千古发潜秘。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褒勤堂。宋代。苏籀。易经传父子,前后弓帛贲。衣钵堂室中,千古发潜秘。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苏籀。(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答陈校书客怀。明代。高启。同患君尤甚,时难觉意真。愁边长夜酒,梦里少年春。游远荒家业,交疏困路尘。一杯歌短调,谁听不沾巾。
次杜工部秋兴八首 其八。明代。李寄。卜年八百数逶迤,反覆终当类复陂。旧日龙髯犹在地,荒陵鹃血好殷枝。诛奸史笔千年在,梅祸天心一旦移。白水金刀闻汉谶,云台愿附姓名垂。
寄蔡渔村 其一。元代。王行。两年江馆得相亲,俄复荷衣染市尘。几度相思更相羡,清风明月属閒人。
丹霞第二代无学视野师。宋代。释子淳。皎月流辉,影澄寒水。万有齐彰,太虚廓尔,禅版曾酬上上机,当锋未荐西来旨。
扬州 其四。清代。郑燮。江上澄鲜秋水新,邗沟几日雪迷津。千年战伐百余次,一岁变更何限人。尽把黄金通显要,惟余白眼到清贫。可怜道上饥寒子,昨日华堂卧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