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重来百事非,故人相见少相知。
绝怜水减西湖瘦,更喜兵强北虏衰。
重到西湖。宋代。苏泂。都下重来百事非,故人相见少相知。绝怜水减西湖瘦,更喜兵强北虏衰。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夜宿净慈明日当宿斋宫。宋代。周紫芝。上方枝策记当年,仿佛天宫五日间。老去新添唯白发,重来好在只青山。已怜雪意催寒急,更遣泉声唤梦还。明日郊宫禋社稷,此生犹得缀朝班。
立春次夜二首 其二 将晓雷声忽作复起抠诗。清代。陈忠平。阳生寒未尽,何事动惊雷。抛枕衣歪著,倚灯诗又催。才怜千里雁,转惜一枝梅。雨急春难寄,旅人回不回。
舟中送李八(得回字)。唐代。皇甫冉。词客金门未有媒,游吴适越任舟回。远水迢迢分手去,天边山色待人来。
浦阳十咏 其八 东岭秋阴。元代。柳贯。半里官桥出市阛,一团秋色破孱颜。云开浩荡初疑曙,日出苍凉不见山。断雁残鸿飞杳杳,绿芜红叶映斑斑。去年菊蕊今年发,拾得篱边句子还。
雪中答李杲堂。清代。董道权。鄢陵孝廉重然诺,约我今秋醉桑落。先人有友官并州,我欲从之客雁丘。高堂有母缺甘旨,负米何辞数千里。杲堂李子忧我闭门饥欲死,告以远行为色喜。酌我黄金罍,赠我青铜钱。低徊不忍别,此别须经年。袖君之钱醉我酒,城东城北频回首。归来儿女候柴门,笑指瓶中不盈斗。牵衣问我欲何之,今年丰熟仍苦饥。爷未出门共父语,爷既出门啼向谁?示儿袖中钱,故人佐行李。移与易米薪,且以救妻子。量米数薪堪作数日食,买舟无资行不得。他日仍登李子堂,李子为我作歌声苍凉。曳履依然守蓬筚,得酒且与倾壶觞。昨夜雪花如掌大,草阁严寒只僵卧。午馀日色照西窗,起把君诗读几过。窗前冰雪消有时,故人颜色长相思。
丙辰仲春升儿释褐寄题志喜。明代。李鹏翀。礼经传祖业,再试逐时髦。旅聚须安俗,身单自惜劳。朱衣天有定,宝鉴物无逃。安得科名永,孙枝似汝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