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郁郁烟结扉,传道老何孙子归。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
于公决狱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掌中送此麒麟儿,不是如来须孔子。
长儿本自长沙得,骥子生孙定奇特。未论玉骨秋水神,闻说已传汤饼色。
贺生孙诗。宋代。王洋。纷纷郁郁烟结扉,传道老何孙子归。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于公决狱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掌中送此麒麟儿,不是如来须孔子。长儿本自长沙得,骥子生孙定奇特。未论玉骨秋水神,闻说已传汤饼色。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七夕泛舟。唐代。梁锽。云端有灵匹,掩映拂妆台。夜久应摇珮,天高响不来。片欢秋始展,残梦晓翻催。却怨填河鹊,留桥又不回。
岁除日即事 其二。明代。王彦泓。典衣沽得看山杯,一醉聊为避债台。惭愧青枫根下客,爷娘犹送纸钱来。
无能甘寂寞,息影在山深。采薇东谷口,汲泉西涧浔。
朝随白云往,夕伴清猿吟。他时倘相忆,遗我天外音。
夏夜与钱子贞坐西斋以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之句为韵各赋诗以叙会别之意 其三。明代。释宗泐。无能甘寂寞,息影在山深。采薇东谷口,汲泉西涧浔。朝随白云往,夕伴清猿吟。他时倘相忆,遗我天外音。
寓叹。宋代。陆游。久矣门无客,高斋独掩扉。敢言消壮志,要是息危机。清露夜自滴,孤云寒不归。晨炊勿关念,更典箧中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六国论。宋代。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