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
王化何时北,江流日流东。
片帆山共水,竟夕雨和风。
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
金台泊舟。宋代。柴望。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王化何时北,江流日流东。片帆山共水,竟夕雨和风。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柴望。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风波 谢云姜妹赠蜜渍荔支有感。清代。顾太清。冰雪肌肤裹绛纱。者般滋味产天涯。二十七年风景变。曾见。连林闽海野人家。何必更求三百颗。珍果。数枚直比服丹砂。恰好嫩凉秋雨后。消受。感君高义转咨嗟。
往返钱塘江戏为问答 其二。明代。王世贞。朝指萧山驿,暮唤钱塘渡。侬身不属侬,却似商人妇。
题薛赓笙夫妇合欢小影六首 其四。清代。祝廷华。温柔情性易疏慵,为听书声兴转浓。一缕轻烟袅文篆,个中乐趣寄吴侬。
用昌黎赋鸣雁韵劝蹇从叔出峡与乃兄相依。宋代。阳枋。楚天空阔雁南飞,整整秋来春又归。肠断孤鸿鸣失依,重云片影俦侣稀。野老吟情吒兴微,樊笼休羡稻粱肥。岷峨回首寸心违,华亭清唳昔人非。湖北湖南秋水多,洲渚星稀无纲罗,平沙雪浇声相和。挽仰尘世应无他。君於此处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