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
地回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
南渡几年犹昨日,西湖疎影自黄昏。
客来独凭栏干处,时听渔歌过远村。
钱唐。宋代。柴望。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地回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南渡几年犹昨日,西湖疎影自黄昏。客来独凭栏干处,时听渔歌过远村。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柴望。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周元吉左司梦归之韵。宋代。杨万里。半似清狂半白痴,不须人笑我心知。烟霞平日真成癖,山水中年却语离。错计浪随云出岫,感君能遣雨催诗。居然唤起还家梦,橘剌藤梢隔槿篱。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唐代。皇甫冉。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台城路 其一 三月中旬吴梦蕉约同人作皋亭之游。清代。赵庆熹。一春好似黄梅雨,今朝嫩晴天气。橹响离城,云移出树,拂面牵丝风细。船头舵尾。看水碧罗罗,野塘十里。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年来花事有几。再消停、数日枝上如洗。欢喜桥边,甘敦村外,都是曾经游地。寻春倦矣。问前度刘郎,鬓霜添未。有约重游,酒杯还自理。
风雨中观中国空军击贼。近现代。林庚白。行空转战突长围,直挟惊雷四出飞。敌国军营精锐尽,西怜使者笑啼非。他年上海还吾土,有史中华壮此机。风雨沾衣腾万众,道旁苦盼凯歌归。
报国寺藏经院小阁同师川驹父作二首 其二。宋代。洪朋。徙倚只阿阁,周遭见此邦。莫鸦翻古木,候雁造秋江。风日双蓬鬓,乾坤一琐窗。真成近僧住,若个寸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