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承平一梦间,风流人物与江山。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 其二。金朝。元好问。万里承平一梦间,风流人物与江山。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登会稽刻石山诗。魏晋。王彪之。隆山嵯峨,崇峦岧峣。傍觌沧洲,仰拂玄霄。文命远会,风淳道辽。秦皇遐巡,迈北英豪。宅灵基阿,铭迹峻峤。青阳曜景,时和气淳。修岭增鲜,长松挺新。飞鸿振羽,腾龙跃鳞。
栖贤山居十首 其三。明代。释函是。潦倒一枝筇,逍遥十里松。偶逢犊鼻叟,同听石溪钟。骤雨不出谷,晴云隐乱峰。忽然残照起,犹见金芙蓉。
夏寒。宋代。郭祥正。三伏当炎热,翻如九月天。晨兴重衣裌,夜宿尽防川。船撼江声怒,楼侵雨气缠。白头悲世态,何以度残年。
题常宁黄令洒然堂。宋代。刘攽。叔度万顷陂,清浊谁能料。割鸡用牛刀,吾亦寄一笑。示我林下诗,笔力勇奔峭。故知才者心,玩好必同调。岑岑青玉竿,千百壮非少。清风扫埃尘,日影金色照。环墀发寒泉,霜剑初脱鞘。枕流不枕石,俯仰穷听眺。上堂梵呗声,空寂总众妙。兹亦忘言徒,领理会其要。翔禽竟来集,狐猿远相啸。不作问鵩翁,刻意湘累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