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
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
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
乞醯乞诸邻,圣哲有明讥。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
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
汎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
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世故彀黄閒,能不发其机。
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
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金朝。元好问。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乞醯乞诸邻,圣哲有明讥。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汎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世故彀黄閒,能不发其机。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中隐。唐代。白居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故明鲁王废宫。清代。万夔辅。当年赐履尽银潢,禽父山川此启疆。矢到十传知肃慎,宫留千尺识灵光。无端白马屯河朔,曾见青衣泣路旁。甲帐已空遗楔在,冷烟残照过莓墙。
读离骚 其一。清代。梁霭。陈辞敷衽太忉忉,《天问》翻怜《九辨》劳。千古蛾眉招众嫉,美人心事易《离骚》。
江神子。宋代。曹冠。雨馀乾鹊报新晴。晓风清。听莺声。飞盖南园,游赏赋闲情。麦垄黄云堆万顷,收刈处,有人耕。淙琤漱玉涧泉鸣。翠峰横。碧云凝。罨画园林,缣素写难成。卢橘杨梅时正熟,随处赏,饮班荆。
杂画九首 其一。明代。何瑭。稚子江边携水去,野人云外采樵归。閒亭昼永红尘净,坐看幽禽自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