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旋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老树。金朝。元好问。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旋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挽浙东李两山宣慰四首 其四。元代。曹伯启。阑干独倚悼斯文,诗藁重看苦忆君。拭泪悠然追往昔,天南漠漠障愁云。
赠薛季振歌。宋代。白玉蟾。麟角独异凤毛轻,得龙之秀龟之青。麟凤龟龙谓四灵,尔曹骨气同峥嵘。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三。宋代。李之仪。扶疏草木长,兹时岂无情。未论身得去,想像心已清。童山久不雨,汤热气郁蒸。遣怀一开卷,便觉凉风生。
送傅守 其五。宋代。刘宰。永日来清风,黄堂少公事。凭栏一长望,千载几兴废。论功赤壁多,语士北府锐。归舟眇家具,吊古足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