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愧吾身,犹未脱,世尘中。还丹有诀谁悟,回首忆仙翁。我欲乘云归去,独与山灵晤语,修道倘成功。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
水调歌头·鲸川四重午。元代。王旭。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愧吾身,犹未脱,世尘中。还丹有诀谁悟,回首忆仙翁。我欲乘云归去,独与山灵晤语,修道倘成功。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王旭。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寄酬顾大嗣宗见怀之作兼简陶柱中缪昭曦。清代。沈起元。青禽下罡风,笼致湘江濆。岂不慕俦侣,空望湘山云。湘云若情人,可望不可亲。孤怀凭吊影,含意谁为申。炎方苦毒热,深甑坐蒸爇。清风忽然至,乃得故人札。缄封一斛珠,客子泪所结。回环万古心,惆怅经年别。离别庸何伤,嗟为糊口忙。风尘与霜露,盛年鬓已苍。饥鹰傍人飞,有翅讵得翔。君母八十余,我父七十强。有子各贱贫,长倚门闾望。此恨不可道,又见秋风早。团团白露零,幽兰冷衰草。朝接孤飞鸿,暮偶独语蛩。飞鸿将我心,缥缈凌长空。乱蛩织我愁,烟月俱朦胧。牢落天地间,何由托微躬。屈指故友朋,十人九浮萍。稍喜痴虎头,共此潇湘清。我为磐石止,君作车轮行。握手良不远,一水徒盈盈。羡君知己多,一室聚兰臭。陶子何岳岳,青虹落眼后。缪子复耿耿,诗与骨俱瘦。异乡得同心,新交每逾旧。未知文酒伴,时说狂生不。待报一函书,难凭双鲤鱼。夫容空采采,江水正愁予。
偶成二首 其二。清代。刘鹗。寸心长共白云驰,时绕苍龙阙角飞。群盗纷争何日了?中原北望几时归?天心劫运应难测,世故人情愈觉非。坎止流行随所遇,商颜芝草及春肥。
望云。明代。顾清。青天多白云,游子嗟别亲。白云飞扬随处见,极目亲舍徒伤神。徒伤神,情何极,一回仰天一沾臆。春风绿酒金台前,恨不随云堕亲侧。云可望,不可攀,但愿亲寿如南山,又如长江东注之波澜。富贵有时来,难驻惟朱颜,亲年无恙百事閒。劝云一卮,祝云南飞。向我高堂前,荫我椿树萱花枝。无使秋霜容易凋华滋,游子西风江上归。
悲歌。明代。郭之奇。欲歌恐泪先放,欲望恐泪先垂。风吹日微,百草变衰。所思寸云生,所见千林满。举手折千林,尽作一寸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