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
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殷勤珍袭意,尔后永毋忘。
为叶敬甫赋母线石。元代。吴师道。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殷勤珍袭意,尔后永毋忘。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吴师道。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伤春五首 其三。唐代。杜甫。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赠孟莼孙。清代。郑孝胥。由余与子臧,默然意自合。可人岂多言,空山生响答。观君非世士,新故巧吐纳。读书兼读律,撮要及名法。冥冥丘轲理,倏尔精神接。纷纷不根谈,本领信难杂。行看开赤县,持此超恒劫。谁言天道远,稍觉人事协。频年溷世尘,意气各萧飒。长大能勤学,安取望伯业。回思兵间日,狡狯犹纵鸽。收身今垂老,坚坐穿木榻。奇文莫使看,心喜防见猎。忽似决江河,弥天动鳞甲。
拟意。唐代。李商隐。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空看小垂手,忍问大刀头。妙选茱萸帐,平居翡翠楼。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上掌真何有,倾城岂自由。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阄。夫向羊车觅,男从凤穴求。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夜杵鸣江练,春刀解若榴。象床穿幰网,犀帖钉窗油。仁寿遗明镜,陈仓拂彩球。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濯锦桃花水,溅裙杜若洲。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银箭催摇落,华筵惨去留。几时销薄怒,从此抱离忧。帆落啼猿峡,樽开画鹢舟。急弦肠对断,翦蜡泪争流。璧马谁能带,金虫不复收。银河扑醉眼,珠串咽歌喉。去梦随川后,来风贮石邮。兰丛衔露重,榆荚点星稠。解佩无遗迹,凌波有旧游。曾来十九首,私谶咏牵牛。
邀人赏蔷薇。唐代。孟郊。蜀色庶可比,楚丛亦应无。醉红不自力,狂艳如索扶。丽蕊惜未扫,宛枝长更纡。何人是花侯,诗老强相呼。
送别覃孝廉。唐代。韦应物。思亲自当去,不第未蹉跎。家住青山下,门前芳草多。秭归通远徼,巫峡注惊波。州举年年事,还期复几何。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六 邹衍。唐代。陈子昂。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