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
金源亦好事,驼载来蓟丘。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
我老幸摩娑,考古思西周。使君精篆法,声华振皇州。
足追史籀制,惜值车攻休。騑騑五马来,东向会稽游。
会稽岂无碑,颂述徒誇浮。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
分韵赋石鼓送达兼善出守绍兴。元代。吴师道。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金源亦好事,驼载来蓟丘。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我老幸摩娑,考古思西周。使君精篆法,声华振皇州。足追史籀制,惜值车攻休。騑騑五马来,东向会稽游。会稽岂无碑,颂述徒誇浮。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吴师道。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秋后百日红花盛开。清代。张鹏翮。伏尽炎蒸尚未消,思离畏景上兰桡。红花独自娇秋色,翻笑西风拂柳条。
次韵乐著作送酒。宋代。苏轼。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述怀有作。宋代。陈造。青奴白牯共幽情,鹭双鸥双自旧盟。家视子平如已死,世嗤张翰不求名。马牛见命从浮俗,螟蠃观傍得此生。千载渊明吾易地,心期端有不容声。
送茶头并化士 其十三。宋代。释慧空。道人随处展家风,酒肆鱼行有路通。但得堂中盐米办,吉山佛法自兴隆。
寿少传西昌杨公。明代。杨荣。皇天开泰运,帝德光羲轩。匡翊赖臣佐,乃生名世贤。道脉有所托,文风由兹宣。庐陵士渊薮,欧阳启其先。昔人虽已远,勋业今犹传。先生踵其武,气禀光岳全。文章与德行,当时罕与肩。文皇安国本,羽翼惟咨焉。随龙游少海,捧日升虞渊。鞠躬尽臣力,所知无不言。忠嘉纳宸牖,惠利苏民颠。进阶贰台辅,领袖词林仙。保釐参周毕,纂述追谈迁。大名垂宇宙,茂绩光后前。位高心愈小,任久操弥坚。优游绥福履,滨兹古稀年。岁运倏云往,春阳聿来还。尧蓂馀七叶,寿星焕台躔。左孤属初度,秩秩敷宾筵。盈门来贺客,车马何骈阗。堂开尘外境,酒醉壶中天。献酬礼有加,登降容无偏。仁者固宜寿,愿比椿八千。祝颂匪予私,众心所同然。长言播歌咏,用继崧高篇。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七 唐高祖。宋代。赵戣。唐室恢新造,秦王有大功。一人居北极,太子在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