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七夕 其一。元代。仇远。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偈二首 其二。宋代。释慧南。得不得,传不得,归根得旨复何言。忆得首山曾漏泄,新妇骑驴阿家牵。
答鄜畤友人同宿见示。唐代。马戴。为客自堪悲,风尘日满衣。承明无计入,旧隐但怀归。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宋代。吴芾。竹间幽径喜相通,花下清阴苦未浓。说与园丁勤灌溉,我归要此养疏慵。
饯平洲僧。宋代。徐集孙。天地一身閒,袈裟裹乱山。听经离竺寺,结制去云间。包重悬诗稿。藤枯带藓斑。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
送良上人还金陵静海寺。明代。徐熥。枫叶萧萧露气凝,不堪江畔送名僧。浮杯忍作无期别,说法谁参最上乘。满路凄风闻宝磬,一天残月梦金陵。悬知锡杖重来处,传得南宗几佛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