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行空势方烈,刈麦农夫宁惮热。天旋雷动飞玉尘,雾渤云蒸成曲糵。
麦秋方罢还插秧,䆉稏西风千顷黄。腰镰肩担行相逐,共趁晴色催登场。
碓舂糠秕光如雪,汲泉淅米令清洁。炊糜糁曲同糅和,元气絪缊未分裂。
瓮中小沸微有声,鱼沫吐尽秋江清。脱巾且漉仍且饮,陶然自觉春风生。
君不见渊明有田惟种秫,醉里作诗聊自述。又不见豳风十月穫稻忙,春酒介寿俱徜徉。
但愿年年遇丰稔,更须三万六千场。
新曲米酒歌。元代。蒲道源。骄阳行空势方烈,刈麦农夫宁惮热。天旋雷动飞玉尘,雾渤云蒸成曲糵。麦秋方罢还插秧,䆉稏西风千顷黄。腰镰肩担行相逐,共趁晴色催登场。碓舂糠秕光如雪,汲泉淅米令清洁。炊糜糁曲同糅和,元气絪缊未分裂。瓮中小沸微有声,鱼沫吐尽秋江清。脱巾且漉仍且饮,陶然自觉春风生。君不见渊明有田惟种秫,醉里作诗聊自述。又不见豳风十月穫稻忙,春酒介寿俱徜徉。但愿年年遇丰稔,更须三万六千场。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蒲道源。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暮春。元代。陈德永。山馆青春老,溪扉白露斜。微风起新絮,小雨落余花。蜜满蜂登课,泥香燕作家。物情犹好在,人事益纷拏。
春日访樊九冈幽居。明代。杨慎。九陇冈头紫气浮,高人元是列仙俦。黄花晚节开三径,翠竹清风卧一丘。松菊微行常伴鹤,苔矶独钓不惊鸥。伊余南北东西者,浪迹深惭下榻留。
伏暑经桐庐道中 其三。明代。黎民表。草烂松枯太剧晴,转多烦热是舟行。惊湍夜入还家梦,疑是青林风雨生。
题哥舒翰纪功碑。元代。吴镇。李唐重防秋,哥舒节陇右。浩气扶西倾,英名壮北斗。带刀夜夜行,牧马潜遁走。至今西陲人,歌咏偏童叟。渔阳烽火来,关门竟不守。惜哉百战雄,奸相坐掣肘。平生视禄山,不值一鸡狗。伏地呼圣人,兹颜一何厚。毋乃贼妄传,借以威其丑。不然效李陵,屈身为图后。英雄值老悖,天道遘阳九。终焉死偃师,曾作司空否。轰轰大道碑,湛湛边城酒。长剑倚崆峒,永与乾坤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