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
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
狐兔绕马蹄,虎豹嗥树旁。
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
童心多惊栗,壮气已飞扬。
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
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
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太行歌。明代。祝允明。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狐兔绕马蹄,虎豹嗥树旁。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童心多惊栗,壮气已飞扬。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王世赏所藏林良双凤图。明代。李东阳。凤凰何来自丹山,一举千仞不可攀。鸣声入云光耀日,倒影下堕苍茫间。梧桐作巢倚空碧,俛首啄食青琅玕。遂令三百六十种,风翎露翼空阑珊。虞廷周甸信烜赫,鲁门汉府皆虚谖。九苞六象杳莫睹,谁遣图画留人间。翰林王君好奇者,家有丹青绝潇洒。巾藏箧裹二十年,云是林良旧时写。斯人画格独羽毛,爱此天然非物假。由来象外有神助,犹恨当时知者寡。圣朝至治登虞唐,手持玉烛调阴阳。贤人在位吉士出,岂以异物充祯祥。王君矫矫人中凤,端合置之白玉堂。超宗奇毛本异种,吾见先公居庙廊。君当奋飞隘八极,我已避路看翱翔。太平有象须黼黻,不独文字争辉光。
送六弟随子之官毗陵。宋代。赵抃。雁序暂分飞,毗陵动所思。廉能真有子,清白素闻诗。船泛西州远,山寻北荡奇。明春复归会,还是隔年期。
秋暑极炽而雨作凉气翛然。宋代。舒邦佐。日轮停午汗珠融,帘箔都无半点风。唤起睡龙行一雨,病身移入水晶宫。
丙寅中秋对月。明代。童轩。秋色平分月正圆,南楼清兴浩无边。云□□□悬丹桂,水满龙宫泛白莲。万古山河□□旧,百年身世欲登仙。何当唤起临皋叟,斗酒中流共放船。
次韵答陈祠部景祺三首 其二。明代。陶宗仪。碧海双金远送青,对之诗思晚逾增。庭前洗竹閒留锸,池上叉鱼不用罾。锦里角巾唐杜甫,苏门长啸晋孙登。羡渠伯仲幽栖处,又隔风尘几百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