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寄上荆渚,因梦庐岳,乃图壁赋诗。唐代。齐己。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归心几时遂,日向渐衰残。
同尤延之、京仲远玉壶饯客二首。宋代。杨万里。金桮玉酒沉寒水,青李来禽尚带生。不是此间无暑气,湖风吹取过临平。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三。明代。陶安。古昔兵农一,方今此法成。忠勤争禦侮,字牧必留情。牛酒行郊劳,熊罴听鼓鸣。倘非明纪律,未见有功程。
闲作四首 其四。近现代。卢青山。细嚼苍山吐作诗,年年消尽少年时。少年有尽山无尽,更乞苍山护此尸。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其七。明代。黄仲昭。六曲幽林拥碧湾,拟分隙地辟柴关。细穷往哲传心要,溪月岩云相伴闲。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宋代。释印肃。既剖尘中卷,三千及大千。□□□□□,鼓众看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