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车马日纷纷,老去谁应更识君。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
曳裾忽动梁园雪,飞盖兼停邺下云。试向樽前看过雁,春风那不念离群。
送许右史之京 其二。明代。李攀龙。少年车马日纷纷,老去谁应更识君。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曳裾忽动梁园雪,飞盖兼停邺下云。试向樽前看过雁,春风那不念离群。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庐山道中憩东林寺询寺僧以远公旧事。明代。郭之奇。四望苍屏尽渺然,松开忽见紫炉烟。怪来九叠祥光出,独向东林瑞像前。竺影难留图里迹,素沙犹自雨中研。几回频就山僧问,谁忆当年论五篇。
感秋 其三。明代。梁有誉。江湖此日复何如,谩向天南赋卜居。京国念归怀陆橘,乡园行乐想潘舆。候虫声起灯花落,社燕巢空木叶疏。一出碧山秋已晚,惭随时哲待公车。
咏蚕。清代。安生。瓮茧空传异,人衣岂诳天。只应方老病,未合喻参禅。死去悲丝尽,苏来羡翼全。本无鳞角势,雪覆亦徒然。
游武担山。宋代。袁说友。叟邪歌漫遏行云,抔土千年几昼曛。石鉴可磨人不见,东西台下泪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