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酒杯。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荅寄余德甫。明代。李攀龙。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酒杯。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宋代。芮烨。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能令草木死不朽,当时为有北海书。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
奉寄子思以代别。宋代。王安石。南北蹉跎成两翁,悲欢邂逅笑言同。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肯寻山雨中。趋府折腰嗟踽踽,听泉分手借匆匆。寄声但有加餐饭,才业如君岂久穷。
菩萨蛮·秋闺。清代。徐灿。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晋宗庙歌十一首 其六 京兆府君登歌。魏晋。傅玄。于惟曾皇,显显令德。高明清亮,匪兢柔克。保乂命祜,基命惟则。笃生圣祖,光济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