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清河入槛流,平陵月出照床头。开樽自动青云色,掩卷俱含白雪愁。
南国佳人能命驾,中原病客此登楼。从他不浅山阴兴,远道无因报子猷。
白雪楼寄怀徐使君兼呈元美。明代。李攀龙。木落清河入槛流,平陵月出照床头。开樽自动青云色,掩卷俱含白雪愁。南国佳人能命驾,中原病客此登楼。从他不浅山阴兴,远道无因报子猷。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题望云思亲图。唐代。王翰。草铺平野树苍苍,游子登临倍感伤。鸿雁去边生客思,白云飞处望亲乡。山遮故国身难越,水接遥天恨共长。何日得归盱水上,一樽春酒寿高堂。
买舟过太湖口入小港。宋代。阳枋。连天白水渺无涯,短涉湖湾五里赊。个样船腰穿浪急,片来帆腹饱风斜。日随飞鹭几程水,心逐浮鸥何处家。日落荒溪无系缆,荻丛深处傍渔槎。
故园行。明代。林大钦。云园开卧席,居然古人情。拙讷刊时好,伊游获此身。浮生速流电,日月忽多更。泽世功弗及,虚名难为荣。杳杳秋云静,绵绵幽思清。冥心对萝月,孤洁励精诚。所贵山岳重,所贱微埃轻。高餐明霞光,俯采芳菊英。散帙娱春冬,行歌迷所营。息驾归閒业,栖迟慰百龄。
中丞积金倾五侯,有孙了不挂双眸。手携束书废箸出,日与西京数子游。
自言生命无贵格,半幅青衫消不得。但可人传毛氏诗,何须色喜庐江檄。
友人毛仲章文学弃诸生隐居自适铜梁张使君有真逸之目须予诗阐之因成短歌一首。明代。王世贞。中丞积金倾五侯,有孙了不挂双眸。手携束书废箸出,日与西京数子游。自言生命无贵格,半幅青衫消不得。但可人传毛氏诗,何须色喜庐江檄。张卿采访过吴门,与生意气时相闻。手题真逸榜茅屋,又见华阳陶隐君。老夫月旦落人口,那用区区寻敝帚。纵汝于名未尽忘,不在身前在身后。
渔梁岭禹庙。宋代。胡仲参。古今陈迹几兴亡,闽岭何因祀夏王。莫是当年平水日,曾驱鱼鳖渡渔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