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千骑古诸侯,宪府新开大楚秋。北海清风犹满座,武昌明月更登楼。
五云过郢朝佳气,三峡吞江拥上游。此地功名谁得似,君家元凯自荆州。
杜青州按察楚中。明代。李攀龙。东方千骑古诸侯,宪府新开大楚秋。北海清风犹满座,武昌明月更登楼。五云过郢朝佳气,三峡吞江拥上游。此地功名谁得似,君家元凯自荆州。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方寅所得捷南宫便道省觐月夕过访。明代。徐登。尝怜寂寞故人疏,忽漫过从驷马车。月下未倾谋妇酒,此间先到故人庐。作霖已自饶商说,献赋曾看荐子虚。千里乍回珠水棹,綵衣今见绾银鱼。
予一病七十日心事牢落作诗自解。宋代。李吕。抱病懒巾栉,自度作黄冠。披褐襟便短,拖鞋步稍安。忘机任俗薄,遮眼把书看。未必不为福,善乎能自宽。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满庭芳 寄马行街董公书。金朝。马钰。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唐人四马卷。元代。宋无。霜蹄踏月早朝回,尾弄红丝拂紫苔。日暖龙池初洗罢,尚方闻进御鞍来。
鹊桥仙。金朝。元好问。梨花春暮,垂杨秋晚,归袖无人重挽。浮云流水十年间,算只有、青山在眼。风台月榭,朱唇檀板,多病全疏酒盏。刘郎争得似当时,比前度、心情又减。
读留侯传书后。清代。张廷寿。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胡为借箸筹,竟拂此君议。立韩终不久,适为楚所饵。以是知侯心,计之亦巳閟。鸟啄既堪悉,鸱夷更可愧。鸟尽弓不藏,终招人主忌。信何囚且醢,此事由自致。百尔方寒心,况敢居尸位。四皓荐诸庭,可代厥躬悴。岂慕万户侯,谷城聊自庇。明哲能保身,辟谷实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