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风清竹树林,一樽飞阁敞秋阴。才逢狗监人先老,能到龙门客自深。
海上共悬明月梦,山中堪赠白云心。阳春寡和休言误,此夕因君作楚吟。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明代。李攀龙。日落风清竹树林,一樽飞阁敞秋阴。才逢狗监人先老,能到龙门客自深。海上共悬明月梦,山中堪赠白云心。阳春寡和休言误,此夕因君作楚吟。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蟠桃图。明代。卢龙云。嘉树何年植,花殷实渐成。蒸霞先海色,和露足春荣。液美灵岩髓,香分汉苑茎。与君持介寿,驾鹤伴吹笙。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 其一 见南亭。宋代。谢翱。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违此顷刻间,万死莫赎之。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
【越调】天净沙 咏秃笠儿深。元代。王和卿。咏秃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送丁致远司理。宋代。曹勋。苕溪霅水接云沙,秀气全钟化鹤家。三语固知油幕近,八吟不觉石渠赊。庭亲戏彩心应悦,路近乘槎梅已花。一意相期升馆殿,三年倚玉愧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