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明代。李攀龙。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寒食。宋代。蒋梦炎。不暖不寒寒食天,小桥杨柳未飞绵。三分春色一分在,十日晴无两日全。桐角唤回前嶂晓,子规啼破隔江烟。麻裙素髻谁家女,哭向墦间送纸钱。
细雨。唐代。李商隐。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禁直(三首)。明代。唐敏。武楼高迥接回廊,绣妥盘龙护御床。得侍至尊论治道,祥风微袅水沉香。
出都门赠别梁非馨。明代。黎遂球。七年辽海信,消息几能真。见面或疑鬼,通名犹畏人。才穷容易老,病减勿忧贫。勉矣千秋事,毋为达者嗔。
怀人诗十章 高吹万。清代。柳亚子。西台痛哭谢唏发,眢井沉书郑忆翁。更向竹林携小阮,应无俗物恼王戎。
琵琶仙 送朱敬斋还江阴。清代。朱祖谋。残酒辞春,渺千里、岸草征袍同色。离绪轻结,柔杨丝丝怨行客。茸帽底、暄风暗咽,荡愁满、乱云江国。越缦离声,吴艭俊约,须记今夕。是蛮海、飘泊归来,甚临别、天涯又寒食。颠倒玉觞无味,苦低垂头白。人意比、飞花更懒,怕隔年、冷了词笔。好趁蒌甲光阴,醉君重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