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堪人事,幽栖岂世情。老松寒更拙,片竹冷逾清。
拥褐江湖色,鸣琴雨雪声。懒心常近傲,不是学庄生。
冬日村居 其一。明代。李攀龙。高卧堪人事,幽栖岂世情。老松寒更拙,片竹冷逾清。拥褐江湖色,鸣琴雨雪声。懒心常近傲,不是学庄生。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跌伤伏枕,有劝醲酒者暂忘所苦,因有一绝。唐代。权德舆。一杯宜病士,四体委胡床。暂得遗形处,陶然在醉乡。
和筹堂四首 其二 棋。金朝。李俊民。森森戈戟心,尽在皮里著。傍有烂柯人,点破都是错。
代农答别乘劝耕 其二。宋代。释居简。守令丁宁在必行,女当知织子知耕。课春蚕务从三月,听夏鸡声起五更。畎浍满时瞻日上,桔槔俯处候云横。调疏征省家才给,便买诗书教后生。
和葛德济见怀。宋代。王庭圭。愤气蟠胸久,开谈音吐鸿。云山初阔别,樽酒忆相逢。暮草黏僧屐,晴江理钓篷。闲居诗句僻,祗自咏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