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沾异典,美谥表馀恩。文并三光丽,安同五岳尊。
朝廷先达在,社稷大名存。庙议当时事,称天有世孙。
刘太保文安公挽章 其一 赠谥。明代。李攀龙。上公沾异典,美谥表馀恩。文并三光丽,安同五岳尊。朝廷先达在,社稷大名存。庙议当时事,称天有世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刘端礼。宋代。王庭圭。槐花又是一番黄,天马飘飘不可缰。但得顷田耕负郭,肯将斗酒博西凉。
李公择学士出示胡九龄归牧图。宋代。郭祥正。横披五尺素,中有万叠山。山卜千丈溪,恍疑泻潺潺。西风偃古木,惨淡秋色顽。蓼红菱荇碧,缺岸如破环。小舟半阁沙,茅屋深无关。三牛行啮草,一犊随母还。牧儿掣牛鼻,望家喜生颜。欲知田家乐,此趣何由攀。而况画手妙,意思能馀闲。远出物象外,不在粉墨间。临之发孤兴,飘忽辞尘寰。
送汪小珊归省 其二。清代。潘曾玮。少年不可恃,千载何悠悠。曜灵常西驰,逝川但东流。阳春方骀荡,倏焉凌素秋。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鸥。亮无松乔寿,不死非可求。达者垂大观,卒岁且优游。忧伤以终老,无乃拙身谋。永言难尽意,别泪忍复收。行矣各自爱,相期励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