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当年捕虏才,提兵又度百蛮来。秋霜已避横戈气,春雁应同结阵回。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明代。李攀龙。射策当年捕虏才,提兵又度百蛮来。秋霜已避横戈气,春雁应同结阵回。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寒月和严式如韵。明代。黄淳耀。坐讶一庭雪,起看星斗横。难穷千里目,未减九秋明。高烛剪无焰,浊醪吟有情。隔帘风不起,空际自多声。
芳美亭。宋代。汪藻。东风不世情,幽谷渠亦至。谁分玄都种,为我作春事。朝来花气暖,诗眼先自醉。祇愁贪结子,零落烟雨际。闻今新蹊成,有酒且频置。
拜庞大父中大茔和彦达。宋代。胡寅。仙翁真气与神游,宰树参天也不樛。怅念青春家塾日,共闻规训有源流。
满庭芳 春草。明代。陈霆。山外斜阳,客边细雨,天涯一望关情。故人何处,春草又还生。长记当时南浦,同携手、别泪双零。音尘断,江淹已老,身世总堪惊。东风真薄倖,移将新绿,暗满归程。莽烧痕断处,一片愁城。烟霭秦川故道,牛羊外、多少长亭。孤村晚,杜鹃声急,马上酒微醒。
同盛眉庵携诸童子走湖干看山。清代。张海珊。微阳发春妍,生意脱寒缚。万物观其始,即此道妙托。童子携三五,泼泼熊可掬。临水坐不次,得意同一跃。积水何澹澹,众山方莫莫。遥天见斜照,明翠荡无著。一点白鸥来,偶与虚空泊。须臾天风起,鼓舞波涛作。落落写琴声,和我山水乐。冥坐与心融,邈然尘想廊。游尽意不尽,归途亦绰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