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染翰五云中,役道登车揽辔同。
雏有一毛殊是凤,驹无千里不为骢。
名乌业已承家学,字犬文须命国工。
君自蜀人扬马后,同乡奕叶播清风。
按察李公诞子公蜀人先以中书舍人为御史。明代。李攀龙。高才染翰五云中,役道登车揽辔同。雏有一毛殊是凤,驹无千里不为骢。名乌业已承家学,字犬文须命国工。君自蜀人扬马后,同乡奕叶播清风。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书怀。宋代。陆游。西风萧瑟晚吹衣,又见亭皋木叶飞。已是中年频作恶,更堪秋日送将归。黄尘颜鬓无人识,青史功名与愿违。强把一杯还径醉,羁怀何必不依依。
山居夏日。宋代。李之仪。金锁笼窗日,黄缯蔽柳蝉。恋莺忘日转,借榻就凉偏。好作宿山计,难堪被俗牵。归途迎晚照,豫促渡头船。
赠于邑慱之高淳用韵。明代。符锡。日月当空两镜悬,读书谁敢议前贤。混茫太极元无画,擿埴遗经始有笺。勺水化分天仗远,片云閒寄野湖边。凌虚我欲追寻去,瘦鹤逢秋不受鞭。
春雨戏赵立之。宋代。洪朋。花枝欲动濡须坞,无赖春风吹小雨。如随蝴蝶梦中翻,愁向垂杨堤上度。闻道君家种逸香,婆娑紫艳占年芳。何当丽日浓花气,乱插佳人翡翠梁。
赠徐季子。明代。苏伯衡。百金不惜市栀鞭,两耳不解听朱弦。人情如此亦何以,我每见之独慨然。夫君怀宝起浙右,掉鞅观光来日边。夙学人言破万卷,新制我喜窥几编。金茎玉露足秋爽,林花涧草争春妍。纷纷牛毛岂不多,振振麟角尔固专。摛藻词垣翻舍置,采芹乡泮仍留连。所好者竽鼓者瑟,犹枘以方凿以圆。陈平丰姿若冠玉,郦生辩口如河悬。礼意殷勤日三接,华贯扬历岁九迁。由来利钝系遭遇,未必愚智殊天渊。乐育菁莪亦已重,况乃桑梓敢不虔。去国不赋北门什,还家径上东吴船。大材小试吾窃叹,冷官不厌子乃贤。謇予阅世倏四十,守官太学垂五年。包羞待问成倚席,毕景兀坐寒无毡。勋业空期蚁附骥,俯仰却笑夔蛉蚿。彼哉浮荣勿复道,归欤乐事言难宣。会稽云门最幽绝,鉴湖剡水交漪涟。玄猿啸呼山近屋,白鸟明灭江吞天。云间往往得灵药,月下时时闻采莲。多暇应为曲水会,乘闲便作东山眠。村翁溪友总爱客,蕨芽莼菜不计钱。酒酣更斫银丝帟,章就还洒蝉翼笺。并游只许铁冠子,同载应怀玉局仙。愿言留榻以相待,一曲拟乞君王前。
昌平州别同年李检庵户部。明代。王樵。吾为疏爽累,酷爱李兄淳。卫绾无他肠,德操言语温。高堂初白发,綵服及青春。忆昔在京师,邸舍偶相邻。种花一两行,蔬畦在堂陈。扫径延佳客,劝酬意偏真。重以规戒辞,蔼然长者心。嗟今半载别,双鬓满边尘。忽然兹邂逅,如见吾家人。喜剧各忘言,有涕还沾襟。感君父子间,团圞未老亲。我壮父已耋,兼又病相侵。胡天万里迈,江山白云深。匪我无罗绮,匪我无甘珍。亲病不能享,受禄虚吾君。欢悲两相激,君亦为吾矉。夜归不能旦,蒙露驰征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