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女儿大狡狯,屋里烧香出墙外。供养世尊作佛会,愿得百媚无菑害。
捉搦歌 其二。明代。李攀龙。东家女儿大狡狯,屋里烧香出墙外。供养世尊作佛会,愿得百媚无菑害。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暮行田间二首。宋代。杨万里。布榖声中日脚收,瘦藤叫我看西畴。露珠走上青秧叶,不到梢头便肯休。
阴那山闻题。明代。周光镐。阴那曾负昔年期,先世盘游况在兹。圣谛逢梅多荫界,灵光老桧护交枝。逃禅我未窥三藐,醉易君今陋九师。几欲探奇循旧隐,萧斋阁上问庖羲。
诉衷情(客中)。宋代。刘仙伦。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云漠漠,水溶溶。去匆匆。客怀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东。
书怀。唐代。曹松。默默守吾道,望荣来替愁。吟诗应有罪,当路却如雠。陆海傥难溺,九霄争便休。敢言名誉出,天未白吾头。
过冶城寻芝山兰若访从兄阐上人。明代。王恭。梵宇相逢处,依依忆断行。佛香云近榻,禅寂鸟窥房。粥茗留清昼,钟鱼出上方。空门多割爱,犹解惜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