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成僻性,非不爱明时。白发终怜我,青山好属谁。
连城高一抱,流水妙相知。君自墙东客,行藏岂更疑。
荅元美喜于鳞被召见寄 其二。明代。李攀龙。那堪成僻性,非不爱明时。白发终怜我,青山好属谁。连城高一抱,流水妙相知。君自墙东客,行藏岂更疑。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八月十五日。唐代。戎昱。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
送罗敬叔归江上田舍 其二。明代。区大相。山明远空静,日落秋江深。独住江云里,谁沿江岸寻。雾霞寒映水,霜鹤晚归林。予亦思田舍,相期衡泌吟。
哭阵亡仲兄烈瞻万户。元代。丁鹤年。独骑铁马突重围,斩将搴旗疾似飞。金虎分符开幕府,玉龙横剑卫邦畿。委身殉国心方尽,裹骨还乡愿竟违。病卧沧江怜弱弟,看云徒有泪沾衣。
送友人游湘中。唐代。齐己。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十二。宋代。王安石。李生坦荡荡,所见实奇哉。问渠前世事,答我烧炭来。炭成能然火,火过却成灰。灰成即是土,随意立根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