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夏云列,飞盖亦相望。供帐被城隅,父老皆扶将。
天子秉百度,作新大明堂。榱桷曼且硕,抡才自南乡。
山河俯壮丽,肃穆垂衣裳。是时薰风至,五月开未央。
既奏解愠曲,或和斯干章。圣颜慰饥渴,帝心简四方。
冢宰上绩书,召见伏明光。用等课高第,视事称维良。
小臣奉威灵,不得施其长。谁谓一邑轻,治行乃无疆。
愿言备侍从,珥笔述陶唐。策勋谅有期,遗爱匪可忘。
送李明府入奏。明代。李攀龙。西北夏云列,飞盖亦相望。供帐被城隅,父老皆扶将。天子秉百度,作新大明堂。榱桷曼且硕,抡才自南乡。山河俯壮丽,肃穆垂衣裳。是时薰风至,五月开未央。既奏解愠曲,或和斯干章。圣颜慰饥渴,帝心简四方。冢宰上绩书,召见伏明光。用等课高第,视事称维良。小臣奉威灵,不得施其长。谁谓一邑轻,治行乃无疆。愿言备侍从,珥笔述陶唐。策勋谅有期,遗爱匪可忘。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题老少年画扇四首 其四。近现代。冯君辉。待到秋深色转妍,方知不老即神仙。朅来我只颓唐甚,也要偷闲学少年。
田家即事。唐代。祖咏。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赠易道士。宋代。赵师秀。仙帔画霞雪,多年侍玉宸。古于庄子貌,贵似吕公身。诗好当开板,丹灵不化银。旧山新筑观,惟梦得归频。
画元章拜石图附一诗。明代。张宁。吾闻周人拜,九辩各有则。空稽犹简易,振肃仪已极。礼达百不烦,力致一可惜。苏卿抗匈奴,郑从厉绝域。亚夫辞介胄,汲黯服长揖。生死矢不移,宠辱安所恤。云胡后来者,软媚等难剧。望尘伏床下,不复论曲直。黠以谄公卿,愚以祈老佛。颓流逐靡风,扫地尽古迹。元章夙奇荡,动止异俗习。强项难苟俛,扪膝不轻屈。自从辞君亲,久不为是役。落落无为乡,寥寥不齐邑。伊谁与为礼,见此孤立石。飒焉松风生,隐只云雾出。踞如猛虎化,厉若老蛟蛰。彷佛入鲁庙,正我缄口客。又疑千秋亭,翁仲失其一。终知混沌凿,倏忽委灵骨。欣然命袍笏,雅拜情孔适。物我了相忘,恭傲吻无隙。清狂讵如许,深意将有激。全胜彼昏人,仆仆贾危慝。但恐违中庸,行怪不可率。
临江仙 初夏。宋代。赵长卿。帘幕清风洒洒,园林绿荫垂垂。楝花开遍麦秋时。雨深芳草渡,蝴蝶正慵飞。憔悴三春心事,风流一弄金衣。韶光老尽起深思。日长庭院里,徙倚听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