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上草萋萋,楚客褰帷五马嘶。那意故人将锦字,春风吹到七闽西。
早春寄吴使君 其三。明代。李攀龙。越王台上草萋萋,楚客褰帷五马嘶。那意故人将锦字,春风吹到七闽西。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喜雨次曹泉州 其二。唐代。陈元光。上帝将垂谴,边臣惊不宁。徬徨劳野马,乾曝俯龙亭。精意馨穹昊,阳和正郁蒸。絪缊云作瑞,黮
卖书赆友 其二。元代。廖大圭。通财我亦闻诸古,空有平生气义高。深愧穷途负朋友,极怜富室积金刀。
送吴教授古诗。宋代。欧阳澈。公不见先朝谪仙李太白,晦迹嵩山号诗客。奇禽就掌食无猜,藉藉雄名振京国。四明狂客素怜才,解龟换酒称奇特。白衣从此步花砖,秀拔儒林人所则。煌煌文焰万丈长,散落人间伴明月。又不见昌黎巨儒韩退之,天才颖脱囊中锥。反刓刬伪格以正,取心注手了无疑。横经太学明师道,质疑辨惑为蓍龟。一言曲尽教育术,业精于勤荒于嬉。赫然千载誉愈尊,太山北斗谁敢欺。二公才德冠天下,青史褒名卓难亚。读之每恨世不同,操彗无由渐德化。延陵先生当盛时,卓荦英姿独继之。万言倚马亦何待,睥睨谪仙当并驰。抵排异端志不拔,真欲砺行参昌黎。笔端绮靡追造化,胸中浩气蟠蛟螭。壮年唾手拾高第,锦绣文章喧帝里。飘飘意气凌碧云,回视尘踪如脱屣。龙墀承命来临川,绛帐谈经历数年。微言奥义潜启发,残膏剩馥多流传。抠衣幸与诸生列,饫听绪言疑已决。自嗟管见如醯鸡,若非先生覆难彻。惜哉虚往未实归,洗心方拟叩精微。夫何瓜代忽尔至,征航欲解归王畿。秋风未晚莲吐香,莼美鲈肥正好尝。行矣景物供吟兴,剩摘佳篇投锦囊。风月翰林能继踵,此去禁庭当擢用。传闻红叶满阶前,久俟高才能吟讽。文章吏部既摩肩,声闻行当冠日边。愿为霖雨苏民望,庶使螭头压众贤。鲰生荷德诚非浅,别拜谁能无眷恋。惟蕲爵过二唐贤,乃副承恩多士愿。
王生索写卜萄。明代。徐渭。王生昔日好容颜,今日相逢范叔寒。赠与明珠三百颗,谁知一颗不堪餐。
从军诗五首·其四。魏晋。王粲。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