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临湖八九椽,白云秋色共萧然。若言长者无车辙,何得中丞乞俸钱。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明代。李攀龙。结屋临湖八九椽,白云秋色共萧然。若言长者无车辙,何得中丞乞俸钱。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曲竹径入韬光寺。清代。顾翰。连峰青巑岏,一径辟灵异。我疑混沌初,别有竹天地。窈窕入寺门,净土空香閟。凉暄堕丛碧,粉节戛阴翳。拂云逾万个,石壁飐苍尾。鲜泪红斑斑,兕角青嶷嶷。老根宅花
甘草子。清代。苏穆。疏雨。乱洒梅枝,越样添眉妩。是处最销魂,更有销魂处。帘幕轻寒烟笼树。奈此际、春犹无主。日日虞渊宵自午。过月明三五。
倦寝听晨鸡。元代。周巽。妾睡何曾着,俄闻唱晓鸡。有怀思远道,自分守中闺。近户明星烂,空梁落月低。常时惊妾梦,多是四更啼。
与金冕言诗。元代。张昱。天然秋水出芙蓉,造物何言与用工?风雅遗音自鸣凤,齐梁馀习尽雕虫。性情敦厚思方到,句法雍容律始同。沈宋后来俱作者,几何人辨四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