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高枕日蹉跎,使者乘槎自九河。乱后故人京洛少,秋来山色郡斋多。
诗名更向风尘起,傲吏还能意气过。我亦平生难尽醉,开樽无奈子猷何。
郡斋同元美赋得河字。明代。李攀龙。孤城高枕日蹉跎,使者乘槎自九河。乱后故人京洛少,秋来山色郡斋多。诗名更向风尘起,傲吏还能意气过。我亦平生难尽醉,开樽无奈子猷何。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 其三。清代。陈恭尹。高调谁能及,萧萧变徵寒。酒中堪击筑,言外见如兰。蝉露秋林浅,鹰风木叶残。自知啼不敢,只有避人看。
五月七日母命出城避贼。清代。金和。老母传示纸三寸,欹侧澹墨十数言。谓闻尔日贼促战,千家万家人出门。尔独何为恋虎口,六世名族惟尔存。身是妇人当死耳,此时言义休言恩。尔去将情告诸帅,况尔有口兵能论。背人读罢火其纸,才欲痛哭声先吞。中夜起坐不能寐,十指尽秃余咬痕。在家何曾得见母,母教诚是儿智昏。宿将南来过两月,胡至今日军犹屯。或者条侯太持重,不识此贼原游魂。傥以里言走相告,未必幕府如帝阍。藉手庶几万分一,还我甘旨鸡与豚。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馈贼吾其奔。
喜宗伯兄归里。明代。钱谦贞。声名官职巧相违,清世何妨暂拂衣。江上青峰余我在,窗前幽竹待人归。无心云为苍生出,避色人同倦鸟飞。旦夕转圜明主意,未容长伴钓鱼矶。
入齐地阿城闻蝉一首。明代。黄省曾。朱夏玄蝉响,微风翠柳斜。禀应神府露,餐以帝孙霞。果荫陈王宅,桐疏虞子家。应为齐女唳,此地自清嗟。
赠史紫微参政。元代。魏初。王浚楼船一夕风,顺流声势下江东。谁知更有如椽笔,气压吴山第一峰。
送沈仁甫归省二章 其一。明代。边贡。瞻夕临广郊,欢宴良须臾。之子驾言返,高登郁踟躇。不惜形影阔,所悲岁月踰。三江旷绵邈,悠悠限东隅。征途慎所须,愿保千金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