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卧理簿书闲,掾吏裁诗日往还。片月不离桐柏水,白云偏傍弋阳山。
汝宁徐使君 其六。明代。李攀龙。高斋卧理簿书闲,掾吏裁诗日往还。片月不离桐柏水,白云偏傍弋阳山。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柯山玉上人三首 其一。宋代。林希逸。身如孤鹤万缘空,吟得交情底许浓。我老学禅无长进,相逢却讲少陵宗。
日本杂事诗 其一四六。清代。黄遵宪。染指流涎各欲尝,既调勺药又和姜。食单蔬谱兼䱉议,合补东人江户香。
武侯。清代。周馨桂。大名千古似公无,莘野隆中迹竟符。汉室昔难兴礼乐,孔门已得厕程朱。心存正统何论魏,衅起东邻合罪吴。天定孰能终难回,空留造化继三谟。
次范宰韵。宋代。李石。在仙白云乡,地与人境异。金卮老翁泉,玉盘秋水芰。谁欤肯下食,三仙入梦寐。一笑谓我言,随处类投畀。蟆颐霜雪山,危步踏森翠。山间多君子,一饭岂易致。诗书宽褐姿,曾何问名位。家传元佑学,口语自妩媚。颇识李夫子,一官若无意。善恶政亦殊,天心各缘类。大哉圣人经,春秋不书瑞。但得好麦禾,风雨烦笔记。屡书不一书,金玉文彩被。物物胡为来,根荄异形气。便欲献天子,明时乞宣示。斯文傥有作,士子歌既醉。我亦采民言,请付图牒吏。
拟古七十首 其四十六 范仆射云贻友。明代。王世贞。蓐食向东畴,薄暮始言还。遥见车马迹,蔼蔼散平川。鸡犬若有恋,鸟鹊尚盘旋。还顾问应门,错愕相告言。言有冠盖客,眉宇何轩轩。入门更左顾,徬徨回就辕。北风吹马嘶,落日送旌旃。沈吟思久要,畴为故所欢。自非徐方牧,谁能顾闾阎。贵贱常人态,君子自金兰。楩杞振休风,高云薄旻天。书此布区区,在下亮弗援。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 其一。清代。翁同和。故人惜远别,索我一幅书。我书虽不工,点画颇有馀。重是故人意,抽毫复踌躇。墨池忽放光,照我眉与须。天地久衰飒,傫容亦瞿瞿。嗟我四十五,发白已萧疏。却更三数年,岂不委壑渠。恐伤故人心,对书长欷歔。还君白雪笺,郑重当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