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色萧萧易水寒,荆卿匕首入长安。怜君更向江南去,此地何人意气看。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三。明代。李攀龙。风色萧萧易水寒,荆卿匕首入长安。怜君更向江南去,此地何人意气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用清秋鹤发翁韵赋小书。宋代。马廷鸾。幽居抱孤明,怀古思旧京。渴望宝连山,老桂不胜清。
正旦次韵敖器之所寄。宋代。韩淲。笑倒兴公赋遂初,便寻前话岂无馀。春秋列国乘轩鹤,耆旧襄阳缩项鱼。腊日未除曾举酒,春正还始尚堪书。岭头梅萼归来晚,湖海谁人更得如。
故开府太师王公挽词 其四。宋代。文彦博。前岁公图归洛中,待君同赏状元红。人间万事难如意,须把兴亡付坏空。
丁巳春余以青臬朝衡王赐宴殿中大雪有述。明代。王世贞。使者朝逢玉树留,君王设醴殿东头。鳞鳞积素分鸳甃,片片飞花点翠裘。上客无惭梁苑对,何人不羡雪宫游。酡颜缓傍雕栏出,欲唱阳春自寡酬。
雨寄君时弟 其二。宋代。彭汝砺。灯前微雨惜黄昏,想费慈闱夜倚门。知汝悦亲能有道,不应惟种北堂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