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
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送元美 其一。明代。李攀龙。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投宿震泽僧难之翌日戏成以解。宋代。王洋。老将病骨犯烟波,厌听蓬窗雨作魔。一枕僧房得安梦,受恩真是不须多。
次王道夫舟中韵三首 其二。宋代。叶适。櫜弓听乐心肝尽,拔剑论功目眦豪。鸣鸟不闻千仞远,抟风鹰隼顿能高。
武城夜泊。明代。邵宝。日暮路堪愁,长河正北流。风声城上柝,星影驿边舟。贤宰怀前辈,儒官感旧游。黎明促南发,漕卒正焦头。
题汶阳王太师彦章庙。元代。郝经。不许乾坤属李唐,孤军直与决存亡。大梁仅得延三日,匹马犹能敌五王。谁意人间有冯道,幸因身后遇欧阳。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
练湖曲。元代。卢琦。练湖七月凉雨过,白水荡荡红芙蓉。芙蓉红尽早霜下,鸳鸯飞去何匆匆。茜裙女儿弄虚碧,鸣榔声断无消息。清波小藻出银鱼,落日湖山秋欲滴。望湖接山云茫茫,鸟飞不尽青天苍。丹阳使者坐白日,小吏开瓮春酒香。倚栏半醉风吹醒,万顷湖光落天影。挂冠何日隐江南,短褐纶竿上渔艇。
九江舟次别梁简臣同年。明代。胡霙。朔风吹雁断菰芦,楚水吴山问去途。十载烟霜馀梦寐,经秋书剑半江湖。人怜辞社真成燕,客笑还家只为鲈。行矣思君各南北,给邻买宅未云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