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脩竹孝王栽,散入秋风绕吹台。此夜断肠听不得,月明池上雁还来。
为许右史悼伎 其二。明代。李攀龙。梁园脩竹孝王栽,散入秋风绕吹台。此夜断肠听不得,月明池上雁还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七月十一日雨後夜坐户外观月。宋代。陆游。浴罢淡无事,岸帻临前轩。雷雨始退散,云月相吐吞。风蝉断还续,枝间终夕喧。露萤阖复开,熠熠缀草根。残暑会当去,孰敢厌炮燔?四时莽相代,所叹岁月奔。欢悰挽不留,白发生无根。儿女日夜长,子且复有孙。涧松偶未薪,野鹤犹孤骞。华表幸来归,余事何足言!
送魏汝贤之辽阳 其二。明代。陈昌。滦河日日北风多,岁晚犹乘一棹过。土屋人家低似垤,壁门军垒小如窝。避人饥鼠偷红粟,呼伴鸣鸿下绿莎。今夜龙沙城外宿,相思其柰故园何。
槠洲道中。宋代。范成大。烟凝山如影,云褰日射毫。桃间红树迥,麦里绿丛高。客子叹游倦,田家甘作劳。乘除吾尚可,未拟赋离骚。
御带花 屡从西华门过金鳌、玉练二桥,马上口占。清代。顾贞观。梳妆台下,扪碑字、金碧依然天半。龙舟寂寞,信波翻太液,藕花长满。知否凭高无限意,几增凄惋。传呼急,平明骑马,值紫宸班换。指点重瞳亲御处,飞阁千层,彩虹双转。朱颜频改,都不是、寻常意中庭院。飘泊青衫,随例属、天家拘管。忆二十年前慧业,侍玉皇香案。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代。岑参。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蝶恋花 读橘农詽斋词书后。清代。沈曾植。拆破贫儿衣上缕。梦里分明,醒是瞢腾语。门外天涯千里路。到来莫作家乡住。嚼碎云门玄妙句。空也噇空,饥也知饥处。谁见法身和露柱。无星称上分釐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