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落海门高,王气千年照彩毫。有客已成枚叔赋,无人更羡广陵涛。
答赠沈孟学 其一。明代。李攀龙。浙江潮落海门高,王气千年照彩毫。有客已成枚叔赋,无人更羡广陵涛。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重到山中怅然感旧次壁间韵。清代。惠远谟。故人松竹问初盟,流水行云笑此生。解语老猿曾识面,试飞雏鹤未知名。银笺剩有牢愁句,玉笛偏多感旧声。振翮凌风吾已倦,漫劳九万说鹏程。
送陆孝廉。明代。胡应麟。玉匣丰城剑气重,暮山重叠照芙蓉。应知洛下诸词客,彩笔分行待士龙。
菖蒲歌。明代。释宗泐。蒲生山泽间,水石长为徒。超然尘土外,秀色清而腴。印公爱之如寂公,当轩盆植数十丛。虽无仙人鸾凤状,好事剪拂还相同。叶如虬须直不卷,根穿石罅连苍藓。昔闻张生十二节,苏子九花今宛宛。眼中清气端可掬,此处焉知有尘俗。去年赠我小石盆,几上团团青一簇。知君定出聊自怡,此心岂为物所移。色空都忘心境寂,寥寥独坐轩中时。
戴秀岩。宋代。刘克庄。兹岩视诸峰,厥状尤峥嵘。旧为碧藓封,新有朱栈横。縻腰尚恐坠,束炬劣可行。外狭中乃宽,始单间俄忽明。仰视神魄悸,俯顾形殻轻。遂览丹炉基,微闻玉鼓声。源深足力尽,路黑云气生。不辨昼夜分,恍疑世代更。尝闻学神仙,所得由专精。岂吾诸名士,羡彼一老兵。欣然约同志,嗣此将寻盟。安知无白鹿,绝顶来相迎。
行行点点,问谁将淡墨,凭空洒遍。雪压危桥,月晕闲庭,描写春愁秋怨。
芦花港浅参差过,还认是、掠波归燕。带斜阳、时近南楼界出,一绳天远。
疏影 雁影 见《词综》、《昭代词选》、《词雅》。清代。曹鉴冰。行行点点,问谁将淡墨,凭空洒遍。雪压危桥,月晕闲庭,描写春愁秋怨。芦花港浅参差过,还认是、掠波归燕。带斜阳、时近南楼界出,一绳天远。总使悬针垂露,只模糊不辨,隶虫符篆。写上征衫,落到寒砧,可也寄封书便。惊弦任尔高飞起,原依约、晴川荒甸。最销魂、暮雨朝云,吹堕平沙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