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烟既曳绡,湖霞亦披绛。鸡犬静荒村,蓬蒿翳深巷。
烧微见月出,钟清识霜降。各称浮白乐,未觉呼卢戆。
更赋梁园雪,如流华渚虹。预愁还城邑,车马纷相撞。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明代。李攀龙。林烟既曳绡,湖霞亦披绛。鸡犬静荒村,蓬蒿翳深巷。烧微见月出,钟清识霜降。各称浮白乐,未觉呼卢戆。更赋梁园雪,如流华渚虹。预愁还城邑,车马纷相撞。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五。元代。赵秉文。忆我滏水阳,经营五亩宅。修竹几万竿,今为狐兔迹。相逢问乡旧,里巷不盈百。艰难惊独在,鬓发飒已白。一醉齐彭殇,无为空太息。
梅市道中。宋代。张良臣。连雨疏蓬不耐关,脩眉如失更晴悭。越王故国无人问,艇子穿花自往还。
金山岭。宋代。范成大。阪峻身频偃,崖深首屡回。云浮平地出,路拂半天来。但阅关山过,都忘岁月催。湘南初上马,犹插早春梅。
送严秀才还蜀。唐代。王维。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送叶景洲还丰城。明代。陈是集。匪为青乌术,相将在海隅。兄弟情自重,生死谊难孤。倒屣人方枉,故园子亟图。剑江江水上,思后淬鹈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