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梦徐径坂。宋代。赵汝腾。谁云姑蔑远无诸,梦绕可仟抱膝庐。我得閒中繙鲁语,公应静里玩羲图。雷犹地伏阳新复,云向天升雨可需。好倡诸贤为时出,只容衰嫩老西湖。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清代。纳兰性德。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送刘左史游吴越。明代。卢龙云。楚中有高士,意气实霞举。薄宦不徇时,三仕未跻膴。分符及盛年,地近庾山紫。赫赫何所知,闷闷只循理。王门再曳裾,去思尚孔迩。行路转多艰,拂衣还故里。十五男女儿,婚嫁俱毕矣。行年八十馀,矫矫类仙侣。鼓棹出汉江,五岳从兹始。邯郸大道旁,别君逾二纪。念我本同声,访我金陵市。促膝靡所谈,雅尚仍图史。筋力不自劳,驱车又复起。吴越美遨游,选胜犹未已。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二。清代。牛焘。酣情睡态两迷离,晓日烘窗映■■。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
山园芍药忽有花喜而赋。宋代。蒲寿宬。披草篱根问旧花,一番春事又萌芽。非因老态逢时感,只怨昏瞳作雾遮。何处而今寻烂漫,不图于此见英华。翻阶自合流芳咏,可惜飘零野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