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将春去,清和四月天。桐阴摇白日,草色散青烟。
兴寄琴樽外,筋骸杖履前。若为消永昼,窗下有残编。
四月 其一。明代。文徵明。风雨将春去,清和四月天。桐阴摇白日,草色散青烟。兴寄琴樽外,筋骸杖履前。若为消永昼,窗下有残编。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夕次石门。清代。厉鹗。望望石门县,秋烟路欲迷。村深忘远近,月出辨东西。桑影过桥密,虫声傍水低。吾衰怯风露,敢后暝雅栖。
右揆邹公由齐入闽齐人有华泉子者与公友抱病不获出饯作诗以遗之三首 其三。明代。边贡。华辀耀朱旆,宛转凌春山。朝辞邹鲁乡,暮过梁宋间。美哉南邦化,梦寐开心颜。丈夫四方志,车马胡暂閒。绻绻东人怀,何时复来还。
辞洞斋、华甫二刘兄惠寒衣。宋代。谢枋得。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春江十咏 其三 晚渡撑烟。元代。黄元实。漠漠江烟晓未开,行人唤渡过江来。一篙不见水清浅,撑散眠鸥石畔苔。
减字木兰花 宗友石嘱题其友人画红楼梦歌伶纨扇。清代。郑兰孙。即空即色。幻境荒唐人不识。恨海情天。黄土朱颜尽可怜。韶华难驻。几个聪明能觉悟。曲度云屏。多少红楼梦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