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朝下锡灵丝,金水桥边拜命时。文绣自天腾五色,光华约臂结双螭。
重惭潦倒随恩泽,还忝班行睹盛仪。愿得君王千万寿,日华常照衮衣垂。
赐长寿綵缕。明代。文徵明。紫宸朝下锡灵丝,金水桥边拜命时。文绣自天腾五色,光华约臂结双螭。重惭潦倒随恩泽,还忝班行睹盛仪。愿得君王千万寿,日华常照衮衣垂。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感怀寄友人 其二。明代。李孙宸。曙色迟迟听杜鹃,午风漠漠见莺迁。韶华总似君心掷,不用怜芳怨岁年。
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南北朝。何逊。寓直惭虎贲。沉迷岂职事。祈祈寒枝动。蒙蒙秋雨驶。不见眼中人。空想山南寺。双桐傍櫩上。长杨夹门植。夙昔构良游。接膝同欢志。东西忽为阻。向隅怀独思。飒飒履声喧。扰扰羣分异。卧闻复雷响。坐视重扃秘。欲寄一行书。何解三秋意。
次刘都宪送归田韵。明代。张弼。出处风云自有时,几人归后系人思。天门鹗荐频留挽,锦水莺花惜仳离。长路独看琴鹤共,幽情先遣薜萝知。家山更值芝兰秀,细掇寒香傍水湄。
戏咏馓子赠邻妪。宋代。苏轼。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