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
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五 天王寺寄南洲。明代。文徵明。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寿李翁八十诗。元代。安熙。洛畴五福古难并,四福还因好德生。开秩九龄从此始,更期寿域看升平。
送宿州太守王永隆增秩复任为民告留。明代。曹义。考成诏许复南行,深慰编氓借寇情。凤阙辞时宫漏彻,马蹄归处晓寒轻。青衫虽换绯袍贵,襟度还同玉雪清。遥想耄倪欢有待,拥途争迓旧前旌。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唐代。贯休。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谒济祠作。宋代。文彦博。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远潮沧海殊无碍,横贯洪河自不浑。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萍蘩。未尝轻作风涛险,惟有涵濡及物恩。
洞庭春色(并引)。宋代。苏轼。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以饷其犹子德麟。德麟以饮余,为作此诗。醉后信笔,颇有沓拖风气。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贤王文字饮,醉笔蛟蛇走。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方倾安仁醽,(潘岳《笙赋》云:披黄苞以授柑,倾绿瓷以酌醽)。莫遣公远嗅。明皇食柑,凡千余枚,皆缺一瓣,问进柑使者,云中途尝有道士嗅之。盖罗公远也。要当立名字,未可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君知蒲萄恶,止是嫫姆黝。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