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守毗陵岁再更,我时吴苑亦归耕。相逢相别多惆怅,何况泉台隔死生。
张夏山挽词 其二。明代。文徵明。出守毗陵岁再更,我时吴苑亦归耕。相逢相别多惆怅,何况泉台隔死生。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赣东江。宋代。曾丰。兀坐顺流中,吾归与便逢。窑家俱瓦汲,滩户半机舂。橹作伤春响,山为媚客客。江鸥凝不动,识我旧行踪。
次韵王中斋登拱翠楼。元代。许谦。曾醉危楼坐石坡,弹筝击缶醉婆娑。蓬飞已改流年鬓,木老犹存旧日柯。红树参差秋水远,碧山高下夕阳多。此时还纵西风眼,共倚阑干起浩歌。
有感 其一。明代。徐熥。传闻关白死,海气绝氛腥。间谍防真伪,悲欢杂涕零。王春回雨露,天怒息雷霆。时事难高枕,端居莫谓宁。
为卢宗玉题画二首 其二。明代。孙绪。高兴无惭秋水清,画船箫鼓一身轻。江天遮莫浮云变,鸥鹭烟波自有情。
扬州次梅村师韵。清代。王抃。牙门置酒宴公卿,锦纛雕鞍命北征。缚裤健儿谁转战,借筹策士总虚名。百年洛蜀关时运,六代烟花兆甲兵。击楫中流无限恨,夜阑欹枕听江声。
茂林居士忆琴百二绝句 其七十八。近现代。吴玉如。漫惜多情损少年,少年影事渺如烟。秋慵春瘦浑无赖,禅昧何时彻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