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使君前建守,仁恩十载两回施。武夷山下棠千树,尽是张公去后思。
张夏山挽词 其五。明代。文徵明。骢马使君前建守,仁恩十载两回施。武夷山下棠千树,尽是张公去后思。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次客韵 其二。明代。王应斗。晴江波映百花燃,一路莺啼送晓天。北郭青山容我老,西堂佳句羡君传。冷怀落得风生袖,归兴聊存月满船。谁问隽城人太瘦,作诗未拍少陵肩。
醉落魄。宋代。蔡伸。阳关声咽。清歌响断云屏隔。溪山依旧连空碧。昨日主人,今日是行客。绿窗朱户应如昔。回头往事成陈迹。后期总便无端的。月下风前,应也解相忆。
鹿涧鸣泉。明代。吴宣。灵源清驶小山幽,云里喧豗万壑秋。毁角有时来顾鹿,吐漦何处伏潜虬。寒声动地因风远,晴色翻空激雪流。愧我十年尘土梦,饮牛空忆此泉头。
吴中会宋行之库使时贡金北土。元代。高明。楼船晓泊苏台下,官舍梅花暖欲开。千里关河同客思,一川风雨送离杯。黄金压马日边去,绿树迎人天际来。后夜思君望天北,使星应合近三台。
哭邵均衡二首,甲戌稿 其二。明代。钟芳。金台梅落候,分手向来宾。孤邸思君苦,双鱼寄客频。官卑名未减,行洁志堪伸。何意龙蛇岁,长徂不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