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西北三边警,灾沴东南万姓艰。世事去今无限在,只应张翰不相关。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四。明代。文徵明。风尘西北三边警,灾沴东南万姓艰。世事去今无限在,只应张翰不相关。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寒云四塞客日短,一壶脐裂洪畴中。君家大门我父党,觅白聊复相过从。
和香索料多甲煎,幽兰几弄理孤桐。尔来行李偶南北,齿齿不见云间峰。
胡希圣在毗陵有诗私送比过山阳复以其韵送之。宋代。李之仪。寒云四塞客日短,一壶脐裂洪畴中。君家大门我父党,觅白聊复相过从。和香索料多甲煎,幽兰几弄理孤桐。尔来行李偶南北,齿齿不见云间峰。登山临水不无思,独笑往往扪长松。蓬门春晚燕语好,书幌迤逦来清风。五府带垢一洗尽,万里古色开愁胸。辋川何在广文死,比比孺子誇有功。楚人仅免二日苦,却嗟白璧埋蒿蓬。逡巡取酒叙契阔,百川赴吸惊长虹。风流未愧正始后,沦落丘范评无钟。君才有用岂特尔,我亦相将成老翁。骐驎得路即千里,会看拭目天边鸿。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唐代。罗隐。营室东回荫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坐调金鼎尊明主,横把雕戈拜列侯。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西园旧迹今应在,衰老无因奉胜游。脉散源分历几朝,纵然官宦只卑僚。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绛霄。十万貔貅趋玉帐,三千宾客珥金貂。良时难得吾宗少,应念寒门更寂寥。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每怜罹乱书犹达,所恨云泥路不通。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水云开霁立高亭,依约黎阳对福星。只见篇章矜镂管,不知勋业柱青冥。早缘入梦金方砺,晚为传家鼎始铭。鹤发四垂烟阁远,此生何处拜仪形。锦笈朱囊连复连,紫鸾飞下浙江边。绡从海室夺烟雾,乐奏帝宫胜管弦。长笑应刘悲显达,每嫌伊霍少诗篇。戴湾老圃根基薄,虚费工夫八十年。
寄柳舍人宗元。唐代。贾岛。格与功俱造,何人意不降。一宵三梦柳,孤泊九秋江。擢第名重列,冲天字几双。誓为仙者仆,侧执驭风幢。
登毗陵青山楼。唐代。李中。高楼闲上对晴空,豁目开襟半日中。千里吴山清不断,一边辽海浸无穷。人生歌笑开花雾,世界兴亡落叶风。吟罢倚栏何限意,回头城郭暮烟笼。
时雨。宋代。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